名校情结也许束缚了孩子的可能性
时间:2017-06-22 关键词:尊重 名校 成功 地点:美国


UC Educations


相信很多家长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——我为什么虽然在内心深处知道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,却常常不由自主地去压抑他们的天性? 

我想来想去,突然发现,其实我们自己被关进了一个“圈圈”里。



“名校情结”的那个圈圈



这个“圈圈”的神奇之处,首先,是它有一个简单而固定的范围:

语文、英语、数学……

再有一个神奇之处,是它有一个统一的标准:

90分以上是A,80分以上是B……

然后,它还有一个参照系:

你如果能PK掉90%的同龄孩子,如果你能考试考到Top10%,你就能申请到怎样的大学……

最后,它还有标准答案

blob.png

所有的家长都知道,如果你的孩子智商还够用,只要认真努力地刷题刷题再刷题,就一定能获得明显的“进步”。

这种刷题的趋势,在典型的中式教育里,俯拾皆是。

这种“靠刷题就能进步”的诱惑,就像拥有致命诱惑的毒品一样,有毒,却让你忍不住逼着孩子一尝再尝。

身处这个圈子,每一个家长充满了竞争的焦虑,但其实也能获得一种奇妙的但是虚幻的“安全感”——

我只要让孩子做熟了这些习题,我只要让孩子考到了95分,我只要让孩子去上奥数补习班……他就能考上好大学,找到好工作,买到好房子,迈入成功者的阶层……

而其他那些通往成功的道路呢?

谁试过呢?你试过吗?希望太渺茫了,我们可不敢冒这个风险。


有这样一句话,一直被我奉为经典。他说:“我们这一代焦虑的家长,当初能够从各个不同阶层进入所谓的‘中产阶层’,其实就是从:好好学习-考上好大学-找到好工作……这样一条路走过来的。说到底,我们没有见过,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。”



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想给孩子安排同样一条道路的根本原因,我们的这个圈圈就是所谓的“名校情结”。




blob.png



“名校”真的等于成功么?



多父母的“名校情结”来自这样一个信念:进入精英大学,对成功至关重要。

那么,如果数据告诉你,这两者的联系其实并没那么紧密呢?

美国一项研究调查了4512名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高管和CEO,目的是了解他们是否加入了所谓的“精英大学”,接受过精英教育。

结果显示,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获得了精英大学的本科文凭。

而另外三分之二,并没有接受过精英教育。

数学家Stacy Dale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Alan Krueger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——

研究者追踪了两组学生,一组在1970年代进入大学,而另外一组在1990年代进入大学。

研究人员想要知道:进入“精英大学”的学生,在他们到了30岁、40岁和50岁的时候,收入是不是会超过那些虽然得到了相同的SAT成绩,但却因为各种原因被精英大学拒之门外的同龄人。

对于这个问题,最简单的答案是:不。

或者,用专家的语言说,是:成绩一样但是没进过精英大学的孩子,收入没有一点儿区别。

这样的研究意味着什么?它意味着,对许多学生来说,在他们18岁的时候,“你是谁”要远远比“你去了哪”要重要。

如果你只是在汗流浃背地为自己的择校担忧焦虑的话,你的注意力放错了方向。

blob.png


那些名校里的“优秀绵羊”



最近在精读一本书,William Deresiewicz的《优秀的绵羊:失当的美国精英教育以及如何拥有富于意义的人生》(Excellent Sheep: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)。

在书中,作者对当下的所谓“精英教育”进行了深入思考,在作者看来,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,阻挡了精英的产生——

>>>首先是“空心”和焦虑。

基础教育步步为营,老师和父母几乎是手把手地将孩子引入大学的殿堂。可是一旦进入大学,步入社会,每个人必须学会自己做出决定,这让他们手足无措。

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统计,差不多有一半的美国大学生“感到没有希望”,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感到“非常压抑”。

>>>第二是“为学术牺牲一切”。

一名从斯坦福转学出来的学生说:“我亲眼见到自己的同龄人为了学业牺牲了健康、社交、探索的机会和课外活动,而这些对发展健康的灵魂是如此重要。”

而从耶鲁毕业的一位学生直言“学业太忙,没时间社交。”

>>>第三是“害怕不同”。

《优秀绵羊》的作者在书中写到:在耶鲁,我继续看到类似的景象——每个人都看上去很正常,每个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。没有嬉皮士,没有朋克,没有“艺术家范儿”和潮人……科学怪人看上去没有那么怪,时尚的孩子穿着低调优雅……每个人看上去都好像随时准备好了接受采访一样。

“你还年轻啊!”我想对他们说,“为什么不尝试着做自己呢?”

在作者看来,许多从“精英学校”毕业的孩子,最后就像优秀的绵羊,害怕变得不同,缩在一起取暖,拒绝接受挑战,以致彷徨失措、一事无成。

>>>最后是“过度自负”。

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在鼓吹“精英大学毕业的孩子就是精英”。一些从精英学校毕业的孩子认为,如果一份工作不能提供10万美元一年的收入,那么这份工作就根本不值得去做。

另一些聪明的孩子把自己比喻成“干细胞”——既然我们那么出色,就像“干细胞”那样,既能变化成“血液细胞”,也能变化成“肌肉细胞”、“骨骼细胞”,那我们又为什么要早早专注于一个领域呢?

blob.png




时代变了,我们的思路真的该变了



Sun的创始人,顶级投资机构Khosla Ventures创始人VinodKhosla在一次演讲中说:“过去三年里,我见过三家汽车公司的CEO,我说,我不急着造更好的汽车。十年后,大众或者丰田会变成金融实体而非汽车制造公司,汽车行业最终会消失。从现在开始十年之后,汽车行业会消失一半以上。”

“另外,如果我想15或20年以后成为一个好医生,我不会去医学院,我会去学数学。我们现在学习的关于医学的东西,15年后都会被淘汰。”

“你可以选择医学去学习,也可以选择在‘边缘’学习,在边缘学习的失败几率更高,但随之而来的成功,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。”

不管你相不相信Khosla的预测,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:未来世界的变化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,而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成功地适应未来,把他们培养成“什么样的人”,其重要性,一定远远超越“让他们考出多么高的分”。

而我们都该知道,因为机械式的工作,重复式的劳动肯定会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所取代,靠像刷题培养出来的“人才”,前进的路肯定会越走越窄,那么拥有独特的个性,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更安全。


blob.png




敢让孩子做“自己”



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、激励和鼓舞。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大权利就是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。相信孩子有自我教育的能力,给孩子做他自己的机会,这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尊重与关爱。


林书豪从5岁开始打篮球,高中时对篮球达到了痴迷的地步。他刻苦学习文化课,完全是为了让父母安心,因为父母只有认为打球不影响学业,才可能允许他留在球队。


从名校哈佛大学毕业,眼前的就业前景可谓一片光明,他依然选择进NBA打球,决意把篮球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。


在林书豪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,他的父母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父亲是林书豪打篮球的启蒙之师,母亲不顾朋友们“打篮球是浪费时间”的告诫,一直支持林书豪的兴趣,因为她“希望儿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,希望他获得真心的快乐”。


虽然她不阻拦儿子打球,但不允许篮球影响到学业,这是一个做母亲的良苦用心:因为打球谋生毕竟风险大,她的严格使林书豪更加明确和坚定自己的选择。


blob.png


所以,每一个有勇气做自己的孩子,其实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。如果不是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里,林书豪的志向就不会被尊重,他的篮球梦也不可能容易实现。只有父母给孩子空间,孩子才能有机会进行自我发现、自我教育。


人生其实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,越早找到自我的人距离成功越近。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,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能够自我教育,做自己人生航行的船长!专注于自己喜爱的,专注于自己擅长的。哪怕再平凡的领域,也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来。


blob.png

想要获取更多精彩留学咨讯,请微信公众号搜索:UCE海外留学

或扫描下方二维码

12.png


与全球会员一起接受美国教育
UCE学员登录
一切以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为重
UC EDUCATIONS
游思教育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麦克林,并遵循 NAFSA(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)道德准则 -中国家校协会合作伙伴
服务热线
咨询:zoe.l@uceducations.cn
合作:zoe.l@uceducations.cn
招聘:zoe.l@uceducations.cn
反馈:feedback@uceducations.cn
  • 扫描二维码关注
  • 微信客服
版权所有 © 北京游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09281号
扫描二维码关注
微信客服
在线留言
留学热线: